2015年7月27日 星期一

立志

立志

「人之居世,忽去便過。」大抵要活得精彩,活得有意義,便當心存高遠志向,奮發圖強,百折不撓。

河水滔滔,只為奔流;我心靈動,只為飛翔。志向者,實乃心中念頭之靈動,對未來前景之期盼,為求目的之決心,付諸行動之動力。天下事,雖謂百般工藝,未有不本乎志者。志向立,則諸事竟成;志不立,則無可成之事。愚公移山,精衛填海,只因有堅忍不拔之志氣,非為有超凡曠世之技能,故曰:「人惟患無志,有志無有不成者。」

為學之道,亦貴乎能有遠大志向。人若志趣不遠,就會不知自己所為何事,就會心不在焉,雖學無成。可惜的是,時下許多年青人,不是意志消沉,便是胸無大志,委實令人擔憂。有謂,此乃社會發達,物質富庶,年青人備受呵護之必然現象。「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。」人安於逸樂久了,無如便易生怠倦,便易不思進取,便會令意志消磨殆盡。

「少年心事當拿雲。」求學時期,年青人實應有遠大抱負,凌雲壯志。是以,本校一向都不忘籌辦各類的勵志活動,以激發同學向上進取之心;早會短講,名人探訪,好人好事表揚計劃等便是個中例子。兩年多前,更有老師忽發靈機,提倡一項名為“大學之道”的計劃。先有鄭佩珊老師和張俊晗老師,帶領中四級同學到香港大學作實地參觀和體驗;繼有張俊晗老師和朱韻琴老師等,率領另一屆的中四同學,“故地重遊”,走訪師兄師姐們的足跡腳印。聽說,這兩年的成果都不錯───大學之地,聚乎人傑靈氣,同學們能置身其中,作近距離接觸,感受個中高尚風烈,心靈受到感召,想是當然之事。

今年,再有高繼標副校長和多位老師悉心安排,活動就更為波瀾壯闊。活動最特別之處,是高sir試行打破傳統,以中一學生和家長作為主要對象,其他中六同學只作陪襯。萬丈高樓平地起,大抵高sir認為,勵志教育也應作如是觀:越早推行越好,能夠與家長一起攜手更佳。人如其姓,高sir不啻是「高」人一個,其想頭之豐富兼且玄機重重,不能不令人擊掌讚佩。是日也,一行百多人,浩浩蕩蕩地從學校驅車出發,直奔中文大學,有老師,有家長,有同學,還有社工和教學助理,場面之熱鬧,不讓秋季旅行之專美。在那邊廂接待的,就有老早已經聯絡好的大學教授們,計有生化系的曹宏威博士,中文系的黃耀堃博士,及宗教系的李駿康博士等。學校能夠情邀這麼多教授,粉墨登場,跟同學們分享人生經歷和大學生活情況,全賴老師們當年讀書時的一番「苦功」,所積下來之交情與懿德。據說,同學們的表現也十分得體,尤以中一同學更為知情識趣,對於教授們的提問,無論懂與不懂,都能報以熱烈的回應,還不時圍攏教授們,問長問短,又不時纏繞他們,輪流索取簽名,儼然天皇巨星一樣看待,逗得老教授們個個笑逐顏開,頻頻對這班「徒孫們」讚不絕口,笑謂是國家未來的好棟樑。賓主盡歡之情,驀然充塞整個大學校園。活動完結後,同學們都咸稱這是最奇妙、最「超值」的一次旅程。有同學還在「探驪園」(第廿八期)上發表個人宣言,矢志要升讀大學。同學們能獲得如此的心靈感召,莫不以這次活動為大。

讀罷同學的宣言,告慰之餘,也得忙不迭地提醒大家。具備雄心壯志,只是事情之開始而已,尚未足以言夠。須知道,事之有成,第一要有志,第二要有識,第三要有恒。很明顯,要事之成,其難不在立志,而在對目的之認識,與在到達目的之決心。徒具遠大志向而完全不思量達到這種目的所必有的方法或步驟,更不抱定循這方法步驟去達到目的的決心,這只會落得驕矜狂妄四個字。世間上,有許多人不肯學科學而想將來做學科學家,不肯學經濟而想將來做企業家,不切實培養學問和技能而想將來有美好的生活,都是犯這種狂妄的毛病。故此,我們除了要有遠大的志向,還要出以堅決的信心,施以努力的奮鬥,這才會有理想的成果。

另外,還得一提的是,立志的同時也要度德量力。法國浪漫主義之父,盧梭(Rousseau)在他的教育名著《愛彌兒》裡有一段很透闢的話,大意是說,人生幸福起於願望與能力的平衡。一個人應該學會在自己能力範圍以內起願望;想做自己所能做的事,也能做自己所想做的事。這番話委實是發人深省之談。許多挫敗,許多煩惱,都起於想做自己所不能做的事,或是不能做自己所想做的事。志氣成就了許多人,也貽誤了不少人。

2015年7月26日 星期日

是非成敗轉頭空

是非成敗轉頭空


兩年前,眼見高繼標副校長提前退休,食其「肥鷄餐」,然後移居加拿大,大家均羨慕不已,滿以為他會從此遁跡江湖,過其悠閒日子。豈料高sir之勤奮賦性難移,最近大家才發覺,這兩年來,原來他一直埋首寫作,短短兩年間,竟然給他完成了三部政壇回憶錄:《政海觀瀾》,《羅德丞政海浮沉錄》,和《是非成敗轉頭空》。雖謂已經退休,仍有如斯幹勁熱忱,委實難得。相形之下,我等不禁又慚愧,又佩服,又擔憂。

擔心的當然是高sir的健康。事緣他初抵加國時,曾患輕微中風,及後雖然已無大礙,但仍不宜過度操勞。還擔心的是他書中的言論,不知會否出位。書中,高sir雖以旁觀者身份,細說當年追隨羅德丞議員問鼎特首之所見所聞,然而個中情節,光怪陸離,有官場黑幕,也有政壇鬧劇,更涉及不少名人政要和一些鮮為人知的內幕消息。事情複雜若此,要清楚交代而又不觸痛別人之瘡疤,真是談何容易。只知道,當這批書籍推出時,全城嘩然,政圈中,有惶惑的人,有自危的人,也有震怒的人。


據了解,三者之中,以《羅德丞政海浮沉錄》之震撼最大。對此書,司徒華先生就自言「愛不釋手」,公開推薦之餘,更為其撰寫書評,形容該書「平實大膽,似乎無所諱忌」。李鵬飛先生則坦言,看罷此書後,因一時感觸,才宣佈淡出政壇。Politics is a dirty game. 這個道理,似乎李鵬飛先生也參透需時,真是意想不到!那或許是當局者迷之故吧。相反,我就自小習染了這種偏見,所以讀來既無驚訝也無憤慨,僅只替高Sir捏了一把汗,又胡亂地猜度:大抵高Sir已計劃好長居加國,不打算再踏足香江了吧。說也奇怪,我這份擔憂,不脛而走,很快便去到高Sir處。隨後只見在《是非成敗轉頭空》一書中,他的文風一轉,書中人物不是匿稱其名,便是含糊其姓。真真假假之間,人物角色頓時變得撲朔迷離,故事讀起來也當然再沒有了以前那股震撼力和娛樂性。幸好,故事情節卻還依然引人入勝,加上高sir的生花妙筆和俊逸文思,此書還是值得推介。其實,舉凡高Sir之文章,都是值得一再欣賞。今番,高Sir寫來更是幽默風趣有加,玄機滿佈,莊諧並重之外,還不乏含蓄抵死之辭令,使我讀來忍俊不禁,不時要捧腹而笑。最可喜的是,全書採用了寓言手法表達,一故事一moral。細閱每篇故事,我們都能從中洞悉不少涉世道理、用人祕訣、管治妙法和外交竅門等,就算沒有政治野心的,也會獲益不淺。


如所熟知,「是非成敗轉頭空」一詞,源出明代楊慎之《臨江仙》:「滾滾長江東逝水,浪花淘盡英雄。是非成敗轉頭空,青山依舊在,幾度夕陽紅。白髮漁樵江渚上,慣看秋月春風。一壺濁酒喜相逢,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談中。」高Sir借以作為書名,其弦外之音,不言可喻。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,往往迷失了本性而不自覺,以致終日汲汲於功名,孜孜於成敗,結果是機關用盡,身心交瘁,卻也只換得個得不償失。高Sir正好看慣了此等慘痛收場,有意要給世人來一記當頭棒喝───世事滄桑,寰宇茫茫,人生不過幾十年,蝸牛角上爭何事?───正是:「人生在世一蜉蝣,轉眼烏頭換白頭。百歲光陰能有幾?一場扯淡沒來由。當年楚漢今何在?昔日蕭曹盡已休。遇飲酒時須飲酒,青山偏會笑人愁。是非不必爭人我,彼此何須論短長。」


執著是苦海,彼岸在看破。誠然,對待是非成敗,貴乎一顆平常心。凡事苟能適性隨緣,不拘泥於得失成敗,那就自然不為名利所牽引,遇困厄而不悔,處逆境而泰然。追求成敗之外,不妨看淡萬般結果;亦唯有如此,我們方能做到寵辱不驚、去留無意,才能實實在在地做點自己應做和想做的事情。旅途上,到處盡是明媚風光,何必為了一個目的地而奔忙不停?人生中,無時不是喜樂時刻,何須為了一時之成敗而鬱鬱寡歡?面對教改浩劫、殺校浪潮、升band壓力,無人不已精殫力竭,何不就參透是非成敗,保留心中一點安閒清靜?


花落還開,水流不斷,我兮何有?浮名萬裏外,心事一杯中;是非成敗,何妨換做低吟淺酌。

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

教育。從良好習慣開始

教育。從良好習慣開始

還記得,教統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女士曾經寫過一封名為〈談品德:從良好習慣開始〉的公開信給全港年青人。信中,她精闢而透徹地闡述了習慣對品德修養之影響,使我們全然明白,良好品格乃成自於良好習慣。

當然,習慣除了影響我們的品德修養外,也還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、學業成績、身心健康,甚至一生的命運。命運、性格、習慣,三者之間有著一種微妙的關係,互為因果:我們播哪一種習慣,就會收哪一種性格,播哪一種性格,就會收哪一種命運;反過來,命運的好歹,又會為我們陶鑄出林林總總,好好歹歹的性格和習慣。有不少學者於是就認為,良好習慣可以說是我們命運的主宰,成功的軌道,終身的財富,人生的格調,乃倡議教育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;培育孩子,要從良好習慣開始。中國著名教育家,葉聖陶先生,便是其中的表表者,他就曾經這樣說過:「教育是什麽?往簡單方面說,只須一句話,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。」

我是葉聖陶先生的忠實信徒,對於他的言論,更是奉為圭臬。自不待言,我所奉行的辦學理念,施教方針,也深受他的言論影響。例如,本校的長遠教育目標之一:「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習慣及高尚品味」,便是一個例子。其次就是我們今年所訂定的三大關注項目,其中之一正是要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。」

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,知之非艱,行之惟艱。幾年來實踐的經驗告訴我們,一定要從「早」抓起;習慣開始萌芽時,就要悉心栽培,並要防範它淪為不良習慣 ----- 江山易改,陋習難除。人一旦染上了陋習,那就麻煩了,日後得花上雙倍的氣力才能將之矯正過來。近代有許多研究尚發現,人在未成年以前,尤其是年幼的時候,是培養行爲習慣的最佳時機。出人意料的是,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、傾向、態度,原來多半在六歲以前已經養成。無怪乎中國人有這樣的兩句老話,一曰:「三歲看小,七歲看老。」又曰:「三歲定八十。」這兩句話的表達方式雖然是各異其趣,然而意思卻是一致:比喻從小時的言行,已可看出長大成人後的性格或作為。亦即是說,一個人的一生大概在幼兒時期就已經定型。關乎這點,為人父母者,真是不可不知,免得在管教上鬧出亂子,誤了孩子的一生。如此看來,父母作為孩子的「首任老師」,對於培養兒童建立良好習慣的責任,其角色真是至為重要;作為老師的,充其量只能當其「後盾」-----入學前,兒童所習見,所習聞的,固然全是父母的言語動作,就是入了學之後,放學回到家裡,也還受著父母的薰陶。耳濡目染久了,如果父母的知識習慣好,兒童的知識習慣也自然好。相反,如果父母的知識習慣不好,那麽兒童也容易沾上不良的習氣;積習難返,學校教育就算很好,也得花上很大的氣力和時間方能將之矯正過來 ----- 現今教育,可以這麼說,泰半的工作都是花在矯正學生的不良習慣之上。明白這點,我相信老師就容易理解為何現今的教育工作是如此的繁重,就會有更好之心理準備,「安心」地去謀求對策,為矯正學生的陋習而努力。

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還要注意正面引導,要從小事做起。杜漸防微,要緊抓細微的一言一行、一舉一動,這樣,學生在對待大事、處理大局上,也才能處處正當適宜。別小覷一些細小的習慣,這些習慣可能就是一些大習慣的基礎。譬如,執筆寫字,假若姿勢錯誤,那麼書寫速度就會受制,寫字技巧就難臻完善,字跡便自然無法雅觀好看,功課、學習上便總有缺失 ----- 曾有家長為了學生寫字潦草,字體難看,被老師處罰,而向我投訴,還很疑惑地怪責學校食古不化,在現今有電腦代勞的時代,仍然拘泥於「嚴苛」的書寫要求。無可否認,用電腦印製出來的書信文件,俱是美輪美奐,比手寫的來得整齊美觀,但是很多家長都忽略了重要的一點,那就是要從小處訓練學生學會做事的態度和習慣。小處不正,大處必歪。同時,所謂小習慣,大習慣,其實都是互相依附,渾然一體,難分彼此,一樣的需要我們去關注和栽培。

誠然,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,是一項持久而艱巨的工程,我們必須堅持不懈,從大處著眼,由小處入手,嚴格要求之餘,又不可操之過急,更忌同一時間內有過多的習慣要求,最好是逐一去訓練,當一個習慣基本上形成後才再提出新的要求,這我們才有成功的希望。不過,話又說回來,工程雖然艱巨,但是好習慣一旦養成了,不僅有助提升孩子的做事能力,做事效率,也會令他們終生受用。正所謂「命好不如習慣好」,希望大家都能參透箇中奧妙,齊來為孩子們的「良好學習習慣」而盡一分力。

美化校園,美化心靈

美化校園,美化心靈

若論香港政府的德政,『綠化校園計劃』可算是近年罕見而又值得讚賞的一項措施。此計劃惠及不少學校,在改善校園環境、推動環保教育方面,厥功至偉。

環保教育是近年備受關注的項目。長久以來,人們做事往往但求急功近利而輕忽了環保工作,結果釀成環境受到嚴重破壞,自然生態失去平衡,惡患叢生,例如,地球溫度正在逐年上升、山林日漸消失、江河廣被污染、禽畜頻生病變、蔬果時遭毒染等,真是舉不勝舉。凡此種種,無一不嚴重威脅著我們的日常生活,令人不勝煩憂,禁不住慨嘆:『不久,人類就會食無肉,飲無水,居無處,了無生趣了!』

面對如此嚴峻的問題,教導學生如何好好珍惜資源、愛護大自然,便成了本校的重要課題。

景可以調心,亦可養性,相信很多人都會有此同感,說不定,也還跟我一樣,每每會痛惜美景的消逝。還記得,學校初啟用時(1999年),四周視野一片廣闊,近可望鯉魚門港,遠可眺鰂魚涌、北角,右可見調景嶺山脈,置身其中就彷如處身郊外,身心俱爽,雜念全忘。曾幾何時,滄海桑田,短短几年間,學校便已被重重的高樓大廈所包圍,幾乎不見天日,現在僅靠地鐵站上蓋處,因為『八萬五』而擱置發展所剩餘的一隙空間,聊以自慰;心情、感受,當然是截然不同。有時候,跟同事們閒聊起,大家都唏噓不已。

人口不停膨脹,資源不斷減少,生活環境日漸惡化,相信已是大勢所趨。我們最需要的,就是教導學生積極做好環境保護工作,和練就一副豁達知足的心境。痛失美麗環境之餘,要學會創造更多美好的新事物;慨嘆佳景往矣之際,要參透『樂貴真趣,景物不在多遠』之真義:盆池拳石間,亦一樣可得煙霞之趣;蓬窗竹簾下,也盡能賒享風月之樂。唯有如此,生活才覺充實,滿有樂趣。

有見及此,我們於開校之初便推出了一個『美化校園,美化心靈』的計劃,目的亦不外是要將學校發展成一處鳥語花香、林蔭處處的樂土,讓同學盡享美麗校園環境之餘,亦能一洗心中塵俗之氣,讓繁囂的心靈得到淨化。百業之舉,莫財不行。學校的閒錢實在不多,我們全靠『節衣縮食』,左拼右湊,再加上一班熱心、體諒的工友,不辭勞苦,承包起各項大小工程,我們的計劃才能得以展開,所以,工程進度十分緩慢。幸好,大家都樂樂陶陶,非常享受。

政府推出的『綠化校園計劃』正好幫了我們一個大忙,令我們如魚得水。在過去三年,我們每年都獲得巨額的資助:第一年有二萬多元,第二、第三年亦有萬多元。『錢到好事辦,火到豬頭爛』。這些資助頓時催生了很多我們意想之外的『搞作』----- 校園中央的大草地和校門入口的小魚池,便是兩個好例子。如果沒有政府的資助,我們肯定不能有這麼大的搞作,就算有,亦可能會是三五七年後的事。故此,鄧英喜中學能夠有今天的景象,『綠化校園計劃』實應首記一功。

光陰彈指,倏忽間五年快過,校園的美化工程總算是略有成績,也贏得不少泛泛虛譽。但是,最令我們欣慰的,還是看見同學們學會了欣賞身邊的一草一木,並從中尋找到生活的樂趣。偶爾,從他們之間的談話,也就知道同學們已學懂了怡然自樂的竅門 ----- “你睇!『百鳥居』(我們一年前建的雀屋)原來亦一樣受『八萬五』影響喎,到現在還是空置著呢。”,“個草地好靚啊!”,“個魚池都幾好睇噃!”, “D錦鯉爭食的樣子幾可愛!”,“隻烏龜仔都幾懶噃!”

學校教育首重學習,而學習的本義就是指學生與環境的一個互動過程。其間,老師參與與否,並不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,因為環境本身就已有其自身的感染力。我們的『美化校園,美化心靈』計劃便是嘗試從這個角度,作無聲的教育;借助優美的環境鋪設去觸動學生的心靈,誘發學習,孕育靈氣。

教育本應是無空名,無智巧,無美言。自然造化之妙,更非言詞所能盡達,一切盡在不言中!

一廂情願

一廂情願

本校地處一隅,環境幽靜,樹木高大而茂盛,是雀鳥喜歡聚居的地方。經常有不少各式各樣的鳥類,三五成群,飛臨本校,時而聚攏樹上,引吭高歌;時而跳躍地上,四處覓食;時而匿伏窗前,細心竊聽,為寧靜的校園,平添了不少動感,蔚為奇趣。

不知從那時起,同學、老師和工友們,紛紛對這班雀鳥眷顧有加,一有機會,就逗牠們唱歌、玩耍。偶爾,還將自己的食物,分一份給牠們享用。有工友更購備雀粟,按時予以餵食,那份愛意,簡直勝過爹娘。雀鳥們也很識趣,餵食時間一到,就會聯群結隊地飛來捧場,一邊啄食,一邊吱吱地叫,好像在對食物讚不絕口,那種可愛的樣子,往往教旁人樂不可支。

人鳥間的感情,隨著時日而增,有人忽發奇想,提議建造幾個雀巢去收容這班心愛的雀鳥,與之朝夕共對。這個主意很快便得到附和,大家都這麼想:雀鳥們日夜辛勤覓食,有個安居之所,免除日曬雨淋之苦,總會生活得舒適一點吧;另外,學校又可趁機增添一處景點,讓老師和同學們有更多機會親近大自然,享受一下閒情的樂趣(這一點最要緊),該是饒有意思。

於是,工程很快便展開:由幾位工友,翻出幾塊舊木板,不消兩日,便別具創意地製做出三間美輪美奐的雀屋。每間的長,闊,和高,都足有二呎,棕色的屋頂,綠色的牆,拱形的門口,屋外還有一片『草地』----- 這誠然是很多人的理想居所。各人均羨慕不已,齊戲稱之為『百鳥居』,以媲美西貢那個甚麼『匡湖居』。有這麼完美的雀屋,大家遂紛紛推測:雀鳥們必然會爭相入住,很快便有雀滿之患。每談及此,各人便會雀躍萬分,不期然地憧憬出黃昏時分,百鳥歸巢的壯觀場面。

『百鳥居』如何擺放,放在哪裡,亦頗費思量。工友們花了不少心思,才弄出一個圓滿的方案:他們先用鐵枝做好一個支架,然後將三間雀屋舞來弄去,忽高忽低,向左向右地擺放在上面,跟著用一根大圓柱把整個組合豎起,插在門口的花圃上。完成後,『百鳥居』依樹而立,在陽光的映照下,閃爍著淡淡的新暉,照亮了每顆好奇的心。一時間,校園內增添了不少話題和樂趣。

自從『百鳥居』落成後,我們每天返校的第一件事,便是往那裡瞧一瞧,看看有沒有新住客。很遺憾,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,我們所期待的情景始終沒有出現,就連雀鳥停留在屋頂的一刻也看不見。納悶、失望之餘,有人索性往屋內撒幾把米,作為最後一試,去吸引雀鳥進去。可惜,還是無功而退。時到今日(十一月),屈指一算,『百鳥居』落成已差不多六個月,雀屋還是依然故我 ----- 空空如也。

這般美麗舒適的雀巢,竟然沒有雀鳥眷注,真是始料不及。這事件一再教訓了我:做事切忌一廂情願,否則必然失望 ----- 我們興致勃勃地為雀鳥們鋪排一切,以為投其所好,怎知,原來只不過是一廂情願而已。由此,我不禁聯想到,當我們教育孩子時,我們會否同樣輕易地墮入一廂情願的狹隘思維,而忘記了多從孩子方面作考慮?兩「廂」情悅總該勝於一廂情願吧!

槐蔭亭後記

《槐蔭亭後記》

對於簡樸的事物,我素來都有特別的偏好。總覺得,簡單就是美!笨拙就是樂!「樸」和「拙」才是美的標準,樂趣的泉源,生活的至高境界。

本校有涼亭兩座,一座在校園中央,一座在校園的一角。不知是建築師當年無心之失,還是別具匠心之作,涼亭的設計十分簡樸,每座僅得方形石柱四支,和拱形鐡皮上蓋一個。亭內範圍,略呈圓形,兩側各圍上弧形石凳一道,把涼亭和鄰接的花圃分隔。花圃上滿種植物,紛紅駭綠,樹木蓊鬱,輕輕地將涼亭包圍。每個涼亭還各有自己的主題植物,一個以黃槐樹為主,另一個就以洋紫荊為主。從正面看,涼亭像一座兩旁種滿樹木的拱門,從側面看,卻又似一間隱蔽於林蔭中的矮屋。

在花圃的襯托下,涼亭拙樸之美盡見,令我越看就越著迷,經常有一股衝動,要把它們可愛和有趣的地方,凸顯出來,讓同學們分享,使「刻苦」的校園生活多添一點樂趣。(學習是要刻苦鑽研,專心致志,才會有成。)

三年前,我們以校園中央的那座涼亭作為試點,逐步開展我的願望。先是有花圃的美化工程,繼而有高詠儀老師挖空心思的仿巴特儂神殿設計,之後又有高繼標老師和林志超老師合作炮製的對聯。每趟工程,都有點石成金之妙,恰到好處地把涼亭可愛和可樂之處盡數展現出來。眼看有這麼好的成績,大家越幹就越興高采烈,興之所至,去年更發其幽古之情,要為涼亭進行命名,實行附庸風雅一番。「風流」,原來真的是要付出代價,我們便因此而滑了一跤──我們低估了命名的難度,以為簡單不過,其後才發覺,名稱如果要高雅免俗,富有意思,又要符合校情,真是功力少一分都不行,否則便只會貽笑大方。結果,我們精神上足足受困擾了一年。最後,幸好集眾人之力,還能將任務完成,定名為「槐蔭亭」。吃一塹,長一智,我們以後誰都不敢輕言命名了。

「槐蔭亭」的確立,除了要抒發我們對「槐蔭亭」的讚嘆外,還想藉此喚起同學對事物的好奇,提醒他們,凡物皆有可觀和可樂的一面,不必一定怪奇偉麗。可觀與否,可樂與否,端視乎觀賞者的心境而已。只要心境開朗,心情美麗,世間就自然美景無數。常言道:「世間皆樂,苦自心生」,又或者說:「萬物靜觀皆自得,四時佳景與人同」,便正是這個道理。

此外,它還寄寓了我們對教育的一點抱負。亭上的對聯:「徒言樹桃李,此木豈無陰」,便是我們心聲的剖白。

「槐蔭亭」更是我們對教育理念的一項實踐。我們對教育有一點膚淺的看法:「教育即是生活,生活就是教育。」教育必須照顧生活三個基本層面。一是生活中事物的邏輯與規律(真),譬如,春天開花,秋天結果是自然的規律,樂極生悲是因果的邏輯。二是個人和社會和諧生活的需要(善),譬如,理性、節制、禮貌、正義、廉潔等自古以來備受推崇的美德。三是美好生活的體驗和享受(美),例如,藝術、遊戲、旅行、運動等。學校的任務,當然是透過種種的方法,幫助學生培養上述的知識、技能和態度,令他們可以開拓一個幸福愉快的人生。不過,本校更高度重視學生對生活的體驗和享受,認為快樂的人生,單靠豐富的學識和良好的品格,還未足夠,它更需要高度的生活智慧,例如,對事物的好奇心,對明天的期盼,和對生命的欣賞和享受等 ------- 一些並不深奧的顯淺道理,但卻又往往遭人忽略的重要訓練。

同學們,但願「槐蔭亭」能帶給你們新的啟示,令你們活得更精彩。

2015年7月8日 星期三

築池養魚



築池養魚

古代賢哲,對於生活的體驗,有這樣的一番體會:『不作無聊之事,何以遣此有涯之年?』

這番說話,我初聽之時,不甚了了,只覺得甚為有趣,其後,隨著年齡的增長,才逐漸領悟到個中智慧。自此,便常以此來提醒自己:『度日宜多作無聊之事,生活要常添雅趣之樂』。所以,若翻查我的紀錄,不難發現,在過去幾年的工作中,不乏『無聊』之舉措,譬如『百鳥居』、『紫光角』、『槐蔭亭』、『巴士站』、師生合作對聯、牆壁塗鴉等便是。

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,原來我是並不孤單,和我有相同體會的老師,亦為數不少,致使我的無聊舉措,沒有遭人背後竊笑,實屬告慰。其中有一個項目,那就是去年所修築的魚池,更得到不少老師、同學、和工友的高度讚賞,齊齊笑說是我難得一見的偉大建樹。聽罷,我不禁搔首躊躕───為了爭取更高的『校內自評』分數,我是否需要更加無聊?

修築魚池,飼養錦鯉是我多年的夢想。看著池中五彩繽紛、五光十色的錦鯉,安樂從容,優遊自在地游來游去,是一件最令我賞心悅目的樂事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,多年來,我不斷盼望能夠將這份喜悅跟大家分享,可惜,因為築池養錦需費龐大而一直未能付諸實行。

去年,我終於可以一完心願。我窺準學校進行『綠化校園計劃』工程之便,成功地將魚池和綠化工程結合,在校園入口的花圃處,挖土築池,樹草栽木,養龜飼錦,植蓮種藻。結果,學校無需太多額外花費,就既能完成綠化計劃又可了卻我的心願,一舉兩得。當然,我還得多謝我們勞苦功高、多才多藝的工友們,因為,當中很多艱巨的工作,全靠他們一力承擔,才能成事。同學們,當你們賞花觀魚時,會否跟我一樣,心懷感恩,常思一切來之不易。

我們魚池的設計,全用未經雕琢的石頭堆砌而成,力求古樸典雅。魚池四周,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石頭,高矮有序,大小有致。魚池的背景以魚尾葵和棕竹作襯托,池的左旁,植上日本楓樹一株,樹腳下放了三塊巨石,每塊足有三四呎高,當中的一塊,刻有一個『靜』字,用行書寫成,出自教統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女士之手筆,筆勢飄逸蒼勁,活潑流暢。很多人看後,均驚訝羅太深厚的中國文化根基。

我們刻石鑿字,主要是想增添情趣,及寓教於樂。難得葉天賜老師和我心靈相通,早前為『靜』字作了精彩的詮釋(請參閱二十一期『探驪園』,『惟靜能不為物累』),令我們獲益良多。在此,我想狗尾續貂,再次寄語同學,處世待人,修身治學,應事接物,須學習由靜開始。靜是人處紛繁勞累世界的一個自處境界:『世事靜方見,人情淡始長』,『萬物靜觀皆自得,四時佳景與人同。』靜也是專注學習的前提:『靜而后能安;安而后能慮;慮而后能得。』靜還是探求真理,格物致知的基礎:『非寧靜無以至遠,非淡泊無以明志。』靜又是修身養生之道,《黃帝內經》:「靜則神藏,躁則消之」;《道經》:『重為輕根,靜為躁君。』意思是躁亂不可有,應以靜來將它平化,這樣,人才可以安閑貞靜,優容自在。

『池小堪留月,亭虛不礙風。』我們的魚池雖小,卻也足以令人陶醉。朋友們,同學們,當你百無聊賴,或是忙不過來時,不妨前來池畔,屏氣凝神,笑傲風月;或觀賞那出於污泥而不染的清蓮,或凝視那笨頭笨腦的小龜,或漫不經意的隨池中錦鯉遨遊,..,只要你稍作逗留,保證你會悶氣全消,世界變得更美好。

池中月,水中天,人生何求,一壺濁酒?一泓池水?一份無聊?...,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談中。

2015年7月5日 星期日

快樂之道

快樂之道

世間皆樂,苦自心生。快樂之道其實可以很簡單,一份快樂信念加一點生活智慧經已足夠。只是信念、智慧乃主觀事物,因人之歷練而有所不同,快樂之說才變得儼如春日繁花,令人目眩神搖:記憶漸衰之年邁人仕(如我者)會說:「快樂就是健康加健忘。」縱情尋樂後醒覺的人會道:「快樂是無需刻意追求,不然只會適得其反。」能忍受命運的否泰者會曰:「快樂就是擁有一顆知足的心。」看透塵凡之虔誠教徒會謂:「崇奉宗教才是攀登極樂之途。」

儘管快樂之解說眾多,求樂之妙法卻不外兩種:一曰及時行樂,一曰離苦得樂。顧名思義,前者會教人縱情肉慾感官之滿足,以求獲取片晌之歡愉;後者則會叫人磨鍊心志,以清心寡慾來尋求解脫。兩者相較,前者顯然易令人心蕩神馳,後者則易使人望而卻步。蓋因見慣了縱情享樂者悲痛收場之故,我就總覺得後者較為可取和可靠。物極必反,凡事到了極點,均會有反向發展。行樂也不例外,其極處實則隱伏著空虛
失落,譬如狂歡終日,雖得盡興之樂,卻又易使人難耐片刻之孤寂;長享富貴,擁盡天下奇珍異寶,卻又難免心中空虛加劇。總之,「酒極則亂,樂極則悲,萬事盡然。」

相反,由於已把人生定位於「苦」之上,信眾有了心理準備,離苦得樂這信念反而能導人超越自我,坦然面對困苦,令痛苦由此失掉它的可怕,妄念減少它的肆虐。精神的煉金術又能把忍受變為享受,於是,財散了,有安樂的人;一簞食,一瓢飲,有不改其樂的人;千災百毒,有談笑自若的人;妻子離世了,有箕踞鼓盆而歌的人,人生雖不快樂,而仍能樂觀以對。

容或可以這般說,困境中我們仍能
樂觀以對,苦中尋樂,皆因快樂是由精神來決定。花看半開,酒飲微醉,箇中固然大有佳趣,然而你感覺快活,並非因花開得好,酒釀得美,實在是因你心無掛礙,兼且還有一份閒逸情致,輕鬆的靈魂因此可以專注肉體的感覺,來欣賞,來品嚐。要是你精神不痛快,例如正值生離死別,任它是千年佳釀,花中極品,怎樣的香醇,怎樣的嬌美,品嘗起來也只會是苦的滋味、愁的感覺。

明白了精神是一切快樂的根據後,離苦得樂之關鍵便在於我們能否修練心志,使其超然物外,不為情思物欲所困,就算面對困苦厄運,仍能甘之如飴。有謂,清心寡慾乃必修之途徑,潛臺詞是「知苦」、「能忍」、「知足」。知苦能令人心胸坦然,雖身在苦中而不叫苦。能忍則自會心安,不為妄念所滋擾。知足就會無求,無求就可遠離「求不得苦」,苦去於是樂來。這等德性,關係一生,本應從小就要培養,也許是現今物質充裕,又或是生活安逸的關係,許多人都渾忘了這種需要,以致在培育下一代上,方寸自亂。「愉快學習」便是個好例子,這論調既混淆了視聽,也誤導了學生,令人以為快樂是客觀實體,可以任意營造,隨時享用。結果是害苦了老師和同學:學生信以為真,於是日夕追問老師,為什麼他們的學習並不愉快;老師則為此而惶惶不可終日。

不諱言,除了猴子戲外,我就想不到有甚麼可以使學習變得愉快,我只知道求學之路崎嶇難走,務必要刻苦鑽研,然後才有所成,所以求學必須具備知苦、能忍之睿智。何時方得其樂?那就惟有經過一輪艱苦奮鬥,忽然有一刻,你感到豁然開朗,那一刻之欣喜便是學習之樂趣。很遺憾,這種愉快的感覺並不會久留,充其量只逗留幾分鐘以至幾天,因為它所充當的角色,就正如引誘小孩子吃藥的方糖,在於引誘我們忍受求學之苦痛,抱著快樂的希望而繼續奮鬥。人生便是如此,須臾的快樂就賺我們活了一世。

「青春是盆裡的鮮花,學問是天邊的彩霞,苦海是人生的大道,奮鬥是我們的歸家。」這是一首我甚喜歡的新詩,寓意深遠,能勸人勤奮、知苦,是送給年青人的上佳恩物。近日,我特地將之製成banner,懸於早會臺上,供同學賞閱。「滿懷心腹事,盡在不言中,」但願同學明白我意,並能從中悟出快樂人生之「道」。

大度忍讓

大度忍讓


人之相處,以和為貴,以忍為高。忍也者,胸中博宏之器局,洞明世事人情之泱泱大度,閱盡人間滄桑之圓活表現,有如明月入懷,心胸開闊明朗,既隱含著禮讓、包容、寬恕之高逸情操,復閃爍著深厚卓越之智慧、涵養、定力。

忍之為義,大矣:「貧者能忍免辱,富者能忍保家,父子能忍慈孝,兄弟能忍義篤,朋友能忍情長,夫婦能忍和睦。」其奧義又或如俗諺所云:「忍字可以走天下,忍字可以結近鄰。」又或者:「能忍一時之氣,可免百日之憂。能忍人所不能忍,世間一片祥和,宇宙一片清靜。」誠然,生活中,誤會、爭執、齟齬、挑釁、誣衊、詆毀、謾罵、欺侮、咒詛、刁難、中傷、誹謗之事,真是無日無之,但卻又在所難免,偶一遇上,亦唯其能忍始能免吵、息爭、消怨、去恨,化干戈為玉帛。是以,古之智者,無不視忍為大智、大勇、大福之行為,並常將之比作修身、立命、成事、生財之津梁,譬如孔子所言之「小不忍,則亂大謀」,周成王之「必有忍,其乃有濟;有容,德乃大」,王安石之「莫大之禍,起於斯須之不忍」,又或佛家之「六度萬行,忍為第一」,斯所言者,俱是讓之道理,忍之法則,言簡意賅,發人深省。

現今社會,日趨複雜,人之交往,亦唯有學會忍讓,始能避禍就福,旋轉乾坤,捷徑就莫如吸取前人之智慧。中華民族向以堅忍刻苦見稱,文化風氣所及,忍學典籍也特別豐富,簡明精要教材,俯拾即是。當中,有《勸忍百箴》最為人所樂道。該書成於元代,以勸人忍性盡禮為話題,匯集了諸子百家之卓見,再加上作者許名奎之親身體會,編成箴言百條,分為言之忍、色之忍、氣之忍、權之忍、貧之忍等,涵蓋了差不多生活上每一層面,被譽為中國最有系統之忍學經書。我等只須一書在手,便可盡收前人智慧;神功妙用,說之不盡。有論者甚至言之鑿鑿,謂只消熟讀此書,便可頤養天年!事實是否果真如此,還恕我未夠資格致評。不過,如果話作者心思慎密,手法巧妙,那我就一定贊同:作者以百忍為數,《百箴》為名,表面看似湊巧,實則應是有所託寓───古諺“百忍成金”之說,不是已然呼之欲出?另外,作者將言之忍列為百忍之首,也有異曲同工之妙,同樣是挖空心思之作。須知道,禍從口出,言多招悔,處世待人之第一戒條,正是慎言檢跡。作者之苦心孤詣,我等真是不可不察。

紛爭之起,錯綜複雜,可謂無奇不有:有私人恩怨,有個人信念,有團體利益,有民族大義,還有社會風氣。我輩年幼時,社會遠較現時貧困,但卻普遍崇尚堅忍、刻苦,所以我自小就要學習忍耐、吃苦、乃至吃虧(吃虧也是一種美德)。久而久之,積習成常,忍讓差不多變成了我的恆常習慣。無論別人如何無禮,行為何等荒誕,我都能一笑置之。說來也好笑,有很多人曾為此而替我感覺委屈,但我反而深感慶幸,能養成這份能耐。自忖,過去我所以能在做事和交友上受益無窮,其實全賴忍讓所發揮之作用。


隨著西風東漸,但見社會上之忍讓文化日漸式微,代之而起的是講求競爭及個人權利文化。忍讓,或當作懦弱,或看成迂腐,一旦橫逆相加,便不論情理,即大動剛陽,但圖洩一時之忿;小則構怨于一時,大則貽害於終身。人結果因此而缺少了寬待他人、為他人著想的心,越來越自我,常處於不滿和怪責別人的情緒中。最遺憾的是,高談個人權益之餘,卻又不懂得以別人之權利為依歸,導致矛盾頻生。於是,生活中,無論是在家庭中,學校裡,社會上,無時不見衝突發生。同事間、朋友間、夫妻間、鄰裏間,總會為了芝麻綠豆般的瑣事,爭個不休,小則惡言相向,大則拳腳交加,甚至訴諸法庭,最後弄至兩敗俱傷。正是旁觀者惋惜,當事人後悔。不忍之患,可勝言哉?

凡事各執一詞,互不相讓,便會常陷僵局,如稍作轉圜,反而生機無限。忍讓精神,便是講乎體諒、包容、寬恕,求乎轉圜、生機。歷來相傳,有六字真言,可作轉圜,只要誠心運用,便能應付橫逆,扭轉乾坤。這六字真言就是:裝、忍、讓、諒、恕、忘。意謂,當有人來犯時,只消裝作若無其事,不動聲色,忍以應之,繼而讓其發洩,但又諒其處境,再恕以待之,然後忘卻了事。很明顯,這種息爭免吵的方法首重寬恕,其次是忘卻。學會寬恕別人,其實就是釋放自己。恕心養到極處,人便恬然自安,只看得世間人都無過犯可憎之處,一切擾攘,不外天上雲煙,但隨清風而幻化幻滅。

事物之美,在其拙樸;朋友之誼,在於誠信;相處之道,貴乎和諧;和諧之道,本乎忍讓。此乃千古不變之定律,人之未察,蓋因未嘗賦予生活一點智慧。